前端复杂度的“轮回”:从 jQuery 到 htmx
当前位置:点晴教程→知识管理交流
→『 技术文档交流 』
之前,我写过一篇文章:《为什么前端开发变得越来越复杂了?这可能是我们的错》。 在那篇文章里,咱们聊到了一件让很多同学都深有感触的事:前端学起来越来越“头大”了。从最初的 前端框架一个接一个,生态工具也是层出不穷。每个都说自己比别人简单,但是整个项目却变得越来越大.... 弄到现在,做个小功能,都得引入一大堆的库才行,各种依赖导致出现各种巨大的 不过,物极必反,盛极必衰。当复杂度超过了一定的界限之后,接下来大家就会开始调转方向,来思考如何解决 “复杂” 的这个问题,就好像一个轮回一样。 这不,最近有不少同学提到 挺有意思的,对吧。 所以,今天这篇文章,咱们就来看看 1. jQuery 的极简时代如果你是 2010 年前后开始接触前端开发的同学,应该对 jQuery 这个名字非常熟悉。 那时候的前端是什么样子?
就在这种背景下,2006 年 John Resig 发布了 jQuery。 结果呢?简直是 降维打击:
就能替代冗长的
跨浏览器差异?一行代码全解决。
一口气把多个操作串起来。 再加上爆炸式的插件生态,什么轮播图、模态框、富文本编辑器……几乎你能想到的效果,都有人帮你写好封装。拷贝一段代码,就能立刻上线。 最夸张的时候,全世界 90% 的网站都在用 jQuery。微软、Google 把它放进官方 CDN,Visual Studio 直接内置为默认库。哪怕是现在,依然有很多网站还在使用 jQuery。具体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这篇文章 2025 了,jQuery 还有价值吗? 在当年,那句著名的口号: 2. 各种框架开始崛起但好景不长。 随着 Web 应用的规模越来越大,前端不再只是写几个动效、搞搞 Ajax 请求,而是要承担起 单页面应用(SPA) 的重任:路由、状态同步、组件复用……一大堆问题涌了上来。 这时候,Angular、React、Vue 等框架陆续登场,前端正式进入了“框架时代”。 但是,复杂度也随之而来
有个段子说得特别形象:
再然后 “框架疲劳” 开始出现了 框架迭代速度比项目周期还快,很多同学产生了强烈的 “学不动了” 的焦虑感。 更尴尬的是,其实 很多的业务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复杂的框架。 比如:一个内部管理系统,几张表单、几个表格,结果却被硬生生套上全家桶, 3. 物极必反 htmx复杂到一定程度,行业自然会开始反思:我们是不是走得太远了? 就在大家被各种框架和工具折腾得头大时,又有一个新的东西 htmx 开始被很多同学提到了。 htmx 到底是什么?一句话总结:让 HTML 重新拥有超能力。
比如我们要做一个点赞按钮:
点击后会自动发送 POST 请求,后端返回新的 HTML 片段,htmx 会直接替换按钮区域。 是不是有点 jQuery 那味儿? 所以,有人调侃它是 “jQuery 的精神续作” 😂😂 4. jQuery VS 框架 VS htmx说到这,咱们不妨把 jQuery、现代框架、htmx 放在一起横向对比一下,看看它们各自的定位: 最后总结一下 前端复杂度,本质上就是在 简单 ↔ 复杂 之间不断循环。 jQuery 代表了“从复杂到简单”,框架代表了“从简单到复杂”。 而 htmx 现在还真不好说,也许 它意味着一种新的“轮回”,也许 它也只是昙花一现...... 阅读原文:原文链接 该文章在 2025/9/4 14:58:11 编辑过 |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 |